1. <output id="csqir"><track id="csqir"></track></output>
      <ins id="csqir"></ins>
      <ins id="csqir"><video id="csqir"><var id="csqir"></var></video></ins>
    1. 3g手機行業平臺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首頁 > 每日關注 > 就業“優先”夯實民生之本
      就業“優先”夯實民生之本

          發表日期:2019/4/9 9:21:43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這是我國自2017年以來連續第三年將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確定在“1100萬以上”。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城鎮新增就業和登記失業率作為重要宏觀調控指標,每年提出目標時,都會通盤考慮勞動力供給狀況、經濟增長拉動就業能力、近幾年目標實際完成等情況,綜合研究確定。

      從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看,據測算,2019年需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超過1500萬人,要滿足他們的就業需求,同時還要為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留出空間,再考慮退休等因素騰退出來的崗位后,2019年城鎮新增就業至少要實現1100萬人以上。

      從登記失業率看,雖然近幾年我國一直保持在4.0%左右的水平,但隨著就業政策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和常住地登記失業制度進一步落實,登記失業人員可能會增多,導致登記失業率有所上升,要留出一定的調控余地,為此,2019年登記失業率目標確定在4.5%以內。

      “考慮到今年經濟增速的預期目標從去年的6.5%左右調到今年的6%—6.5%,但新增就業目標不減,彰顯了黨和國家對就業問題的重視!敝袊鴦趧雍蜕鐣U峡茖W研究院副院長莫榮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并列。

      “總的來看,今年設定的目標,既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也能較好反映經濟發展水平,是比較積極和穩妥的!比松绮坑嘘P負責人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完善高職院?荚囌猩k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對此,莫榮表示,高職院校生源規模的擴大,將有助于為更多愿意從事技能工作的年輕人提供機會,解決就業供給和需求不匹配的問題,緩解目前企業出現的“技工荒”現象。應針對不同就業群體,開展大規模的職業技能培訓,多渠道、多方式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確保完成全年就業目標,確保就業局勢穩定,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切實做好各項工作,重點圍繞“一個突出、三個加大”下功夫。

      “一個突出”,就是突出重點群體精準施策,在做好面上就業工作的同時,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和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工作,針對其各自不同的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促進多渠道就業創業。

      “三個加大”,就是加大減負、加大培訓、加大保障!凹哟鬁p負”,就是加大為企業減負擔增活力的力度,通過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加大失業保險費返還力度、對企業給予社保補貼和貸款貼息等,幫助企業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加大培訓”,就是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的力度,提升勞動者素質,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加大保障”,就是加大勞動者權益保障,兜牢民生底線。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我們將實施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行動,完善培訓補貼政策,調動各方積極性,開展多種形式培訓,不斷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比松绮坑嘘P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完善失業人員實名制服務和管理,及時兌現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加大就業援助和幫扶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確保就業大局穩定。(記者 韓秉志)

      上一篇:186項國家標準發布 涉不動產登記、車輛安全等領域
      下一篇: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
      公告通知more

      還沒有任何信息!

      中國互聯網協會 網站備案信息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無線互聯網業自律同盟
      客服Email:support@3GChina.org
      ©2009 3g手機行業平臺 版權所有 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3g手機行業平臺所有權,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 ICP備案號:津B2-20090061-1

      津公網安備 12010202000614號